胆总管下段小结石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7/14 10:45

胆总管下段小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内镜取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痛、黄疸等症状。

1、药物排石

胆总管下段小结石若直径较小且无严重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熊去氧胆酸胶囊能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道炎症,胆舒胶囊有助于松弛胆道括约肌。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

2、内镜取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治疗胆总管下段结石的常用微创方法,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大或药物无效的情况。通过十二指肠镜直达胆管开口,采用取石网篮或球囊导管取出结石,必要时配合乳头肌切开术。该方式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引发胰腺炎等并发症。

3、手术取石

对于合并胆管狭窄、反复感染或内镜治疗失败的病例,需行胆总管探查术直接取出结石。传统开腹手术视野清晰但创伤较大,腹腔镜手术则具有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胆汁,预防胆漏和残余结石。

4、体外震波碎石

部分特定成分的胆固醇结石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该方法对结石定位和性质有严格要求,需联合药物辅助排石,可能出现胆绞痛或胆管损伤等风险。

5、中西医结合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中药方剂如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疏肝利胆,或针灸刺激胆俞、阳陵泉等穴位促进胆汁排泄。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胆总管结石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及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胆汁稀释。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规律收缩,减少胆汁淤积。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需立即就医排查胆管炎等急症。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MRCP,监测有无结石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