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增生可通过手术切除、正畸治疗等方式处理。牙槽骨增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牙齿咬合异常、内分泌紊乱、创伤修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骨质隆起、牙齿移位、咬合不适等症状。
1、手术切除
对于明显影响美观或功能的牙槽骨增生,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牙龈切口去除异常增生的骨组织,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若增生范围较大可能需配合骨修整术,术后1-3个月需避免咀嚼硬物。
2、正畸治疗
因牙齿错颌畸形导致的代偿性骨增生,可采用固定矫治器调整咬合关系。通过持续施加轻力引导牙槽骨改建,常用镍钛弓丝配合托槽矫正,治疗周期6-24个月。治疗期间需使用正畸保护蜡防止黏膜溃疡,并定期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骨改建情况。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食用过硬食物刺激增生部位。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排列异常或不明原因骨隆起时及时就诊。术后恢复期可进食温凉流质,用生理盐水含漱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肿胀需复查排除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