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7/14 12:35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精细动作障碍、束带感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脊髓导致的严重类型,主要有神经传导障碍、运动功能受损、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亢进等临床表现。

1、神经传导障碍

脊髓受压会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患者常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蚁走感,症状可延伸至手指末端。典型表现为写字持筷时动作笨拙,扣纽扣困难等精细运动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早期可通过颈椎牵引缓解压迫,中晚期需考虑椎管减压手术。

2、运动功能受损

椎体后缘骨赘或突出间盘压迫脊髓前角细胞,引发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患者行走时呈痉挛性步态,足尖拖地易跌倒,严重时需扶拐行走。部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以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为著。康复训练需重点加强核心肌群稳定性,配合巴氯芬片等肌松药物控制痉挛。

3、感觉异常

脊髓后索受压导致本体感觉传导异常,表现为双足踩棉花感、位置觉减退。部分患者出现痛温觉减退或过敏,胸腹部可有束带样紧束感。查体可见Lhermitte征阳性,即低头时出现电击样放射痛。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辅助改善症状。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侧角受压会引起排尿障碍,早期表现为尿频尿急,晚期可出现尿潴留或失禁。肠道功能紊乱多见便秘,偶见大便失禁。部分患者伴有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必要时间歇导尿。

5、反射亢进

椎体束受压导致病理反射阳性,常见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显著亢进。严重者可出现阵挛,即轻微刺激诱发肢体节律性抽动。此类患者应避免颈部突然转动,睡眠时使用颈椎枕维持生理曲度,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西泮片控制痉挛发作。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颈部剧烈运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枕,日常进行颈肩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适度摄入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症状进展时需绝对卧床休息,使用颈托限制颈部活动,并尽快至神经外科或脊柱外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术后康复期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