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初期通常有症状,但可能不明显,主要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表现。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1、咳嗽
慢阻肺初期常出现慢性咳嗽,多为间歇性,晨起或夜间加重。咳嗽可能与气道炎症、分泌物增多有关,初期痰量较少,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吸烟引起的咽喉不适。若咳嗽持续超过3个月,需警惕慢阻肺可能。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同时避免吸烟及刺激性气体接触。
2、咳痰
早期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量少且易咳出,与支气管黏膜分泌功能亢进有关。随着病情进展,痰液可能变稠或呈黄色。咳痰症状常被误认为慢性支气管炎,需结合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可适当多饮水帮助稀释痰液,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羧甲司坦片、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3、活动后气短
初期气短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如爬楼梯、快步走时感到呼吸费力,休息后可缓解。这与小气道阻塞、肺通气功能下降有关,但患者常归因于年龄增长或缺乏锻炼。若气短逐渐加重至日常活动即发作,需及时就医评估。肺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支气管扩张药物。
慢阻肺初期症状隐匿,建议长期吸烟者、职业粉尘接触者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日常需严格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及空气净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就医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