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一般不建议手术,但在合并膀胱颈梗阻、间质性膀胱炎等特定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慢性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下腹隐痛等症状。
多数慢性膀胱炎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即可控制症状。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可针对细菌感染,配合多饮水、避免憋尿等习惯改善尿路环境。膀胱灌注治疗如透明质酸钠溶液有助于修复膀胱黏膜,物理治疗如盆底肌训练能缓解排尿不适。这些非手术方式对黏膜损伤较轻的慢性膀胱炎效果显著。
当出现膀胱颈纤维化导致排尿困难,或间质性膀胱炎引发膀胱容量严重缩小时,需考虑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膀胱水扩张术等手术。手术适应证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等评估确认,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和定期复查。这类患者往往伴随顽固性疼痛、夜尿增多等症状,非手术治疗效果有限。
慢性膀胱炎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酒精及辛辣食物刺激。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感染复发风险。手术治疗后需遵医嘱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膀胱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