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进展判断,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症状,但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肾小球肾炎可分为急性、急进性和慢性,主要与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评估。
轻度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短暂性血尿或蛋白尿,无明显肾功能损害。这类患者通过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量等饮食调整,配合医生指导使用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或黄葵胶囊等中成药,多数可得到有效控制。早期干预下肾功能通常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出现持续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及水肿等症状,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此时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需要长期进行低磷低钾饮食管理并监测血肌酐水平。
终末期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硬化超过75%,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这类患者常合并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需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000毫升以内,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态。部分急进性肾炎患者在数周内即可进展至尿毒症期,需紧急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肾小球肾炎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和海鲜。建议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但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时应暂停锻炼。定期监测晨起眼睑和下肢水肿情况,发现尿量突然减少或夜尿增多应及时复诊。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前需咨询肾内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