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卵巢囊肿可能会增大,也可能发生黄体囊肿或病理性囊肿两种变化。妊娠期卵巢囊肿的变化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囊肿性质等因素有关,建议孕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囊肿变化。
妊娠期卵巢囊肿增大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关。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继续生长。这类囊肿多数为生理性,直径多在5厘米以内,囊壁薄且光滑,内部无实性成分。增大的囊肿可能引起下腹隐痛或坠胀感,但很少导致严重并发症。随着妊娠进展,部分功能性囊肿会在孕中期自然缩小或消失。
黄体囊肿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生理性变化。受精卵着床后,卵巢黄体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下持续存在并增大,形成黄体囊肿。这类囊肿通常在孕8-12周达到最大,直径可达3-5厘米,分泌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多数黄体囊肿在胎盘形成后逐渐萎缩,超声检查显示囊内无血流信号,囊液清亮。
病理性囊肿在妊娠期可能出现性质改变。卵巢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等病理性囊肿受激素影响可能快速增大,直径超过10厘米时需警惕扭转或破裂风险。超声检查可见囊壁增厚、乳头状突起或实性成分,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血流信号。这类囊肿可能持续存在并压迫子宫,导致腹痛加剧或胎位异常,必要时需在孕中期进行手术治疗。
妊娠期发现卵巢囊肿应每4-6周复查超声,观察囊肿大小和形态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改变以防囊肿扭转,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摄入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蜂王浆。心理上无需过度焦虑,多数妊娠期卵巢囊肿不会影响胎儿发育,遵医嘱监测即可安全度过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