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穿刺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渗漏、胎儿损伤、母体出血等。该操作属于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由专业医师操作。
1、感染
穿刺过程中可能将细菌带入羊膜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临床表现为术后发热、子宫压痛、阴道分泌物异常。需立即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确诊后使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2、胎膜早破
穿刺针可能损伤胎膜结构,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典型症状为突发阴道流液,可通过pH试纸检测和超声评估羊水量确认。孕周较小者需卧床休息并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同时预防性应用阿奇霉素分散片预防感染。
3、羊水渗漏
穿刺孔持续渗漏羊水可能引发羊水过少,影响胎儿肺发育和肢体活动。超声监测羊水指数低于5厘米时需住院观察,必要时进行羊膜腔灌注。多数情况下渗漏可在48小时内自行停止,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
4、胎儿损伤
穿刺针误伤胎儿可能造成皮肤划伤、肢体血肿等机械性损伤,严重者可致重要器官穿孔。超声引导下操作可降低风险,发现损伤后需根据程度选择保守观察或胎儿医学干预,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预防出血。
5、母体出血
穿刺损伤子宫血管可能导致腹壁血肿或腹腔内出血。表现为穿刺点持续渗血、腹痛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需考虑活动性出血。轻度出血可压迫止血并监测生命体征,严重出血需输血或手术止血。
术后应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注意观察体温、腹痛及阴道流液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术后3天内禁止盆浴。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