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降至个位数(低于10×10⁹/L)时可能引发自发性出血、颅内出血等致命风险。血小板减少症可能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化疗副作用等因素引起,需立即就医干预。
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止血的重要成分,当数值极低时微血管完整性难以维持。皮肤可能出现密集瘀点或瘀斑,轻微碰撞即可形成皮下血肿。黏膜出血表现为反复鼻出血、牙龈渗血,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显著增多。消化道出血可引发呕血或黑便,泌尿系统出血导致血尿。最危险的是颅内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致死率较高。
部分患者会伴随原发病症状,如白血病引起的发热、骨痛,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的关节肿痛。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严重血小板减少时禁止进行拔牙、手术等有创操作,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血小板输注是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支持手段,但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血小板计数个位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坚硬、过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排便时禁止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预防便秘。所有活动需有专人陪护,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出血征象,出现头痛呕吐等警示症状需即刻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