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脱垂长度、症状表现及并发症综合判断。主要依据包括脱垂肠段是否可自行回纳、有无出血或嵌顿、是否影响排便功能等。
轻度直肠脱垂表现为排便时直肠黏膜部分外翻,长度通常不超过3厘米,便后能自行缩回。患者可能仅有肛门坠胀感或轻微排便不适,肛门括约肌功能基本正常。此时可通过提肛锻炼、高纤维饮食改善,必要时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中度脱垂时肠段脱出长度可达3-8厘米,需手动推回,常伴有黏液渗出、肛门潮湿瘙痒。可能出现间歇性便血,肛门括约肌松弛但尚未完全失禁。这类情况需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如使用消痔灵注射液配合肛门康复训练。重度脱垂患者直肠全层脱出超过8厘米,长期暴露在肛门外导致黏膜溃疡、出血甚至坏死。常合并肛门完全失禁、剧烈疼痛,部分会发生肠管嵌顿。此时多需手术治疗,如Altemeier术或Delorme术,术后需长期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恢复肛门功能。
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每日进行提肛运动3-5组。饮食应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辛辣刺激饮食。出现肛门肿物脱出或排便困难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评估,避免延误导致肛门功能不可逆损伤。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肛门直肠测压,监测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