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痛可能由肩周炎、肩袖损伤、颈椎病、骨关节炎、钙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肩关节痛通常表现为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夜间疼痛加重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肩周炎
肩周炎可能与长期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肩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慢性期需进行爬墙训练、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严重粘连者可考虑关节腔注射治疗。
2、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可能与急性外伤、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抬臂困难、夜间痛等症状。部分撕裂可尝试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保守治疗,配合超声波理疗。全层撕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后需佩戴肩关节外展支具。
3、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肩放射痛、手指麻木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营养神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颈椎枕保持生理曲度,严重压迫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4、骨关节炎
肩关节骨关节炎可能与年龄增长、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摩擦感等症状。可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疼痛,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终末期患者需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5、钙化性肌腱炎
钙化性肌腱炎可能与代谢异常、肌腱退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痛、局部肿胀等症状。急性期可冰敷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钙盐吸收。顽固性钙化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日常需避免提重物等诱发动作。
肩关节痛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背包或长时间维持抬手姿势。睡眠时避免患侧卧位,可用枕头支撑手臂。适度进行肩部环绕、扩胸等低强度运动,但急性期应制动休息。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50岁以上人群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关节变形、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