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发烧一般3-7天可缓解,具体恢复时间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病毒性发烧通常由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伴随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常合并咳嗽、咽痛,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出现腹泻。发热期持续3天左右时体温逐渐下降,5-7天症状基本消失。儿童及青壮年群体因免疫系统活跃,恢复速度可能快于老年人。期间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部分特殊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发热1-2周,免疫缺陷患者病程可能延长至2-3周。登革热等虫媒病毒感染会出现双峰热型,发热期可达7-10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发热可持续10-14天,且可能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对于病程超过1周仍无缓解的发热,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病因。
病毒性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果蔬汁等易消化饮食。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居家隔离期间定时开窗通风。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心悸、持续乏力等需排查心肌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