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通常由心理压力过大和牙齿咬合异常两种常见原因引起。磨牙在医学上称为磨牙症,主要表现为睡眠中无意识地紧咬牙或摩擦牙齿,可能伴随头痛、牙齿敏感等症状。长期磨牙可能导致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并发症。
1、心理压力过大
心理压力是磨牙症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导致睡眠中面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引发磨牙行为。这种情况多见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或情绪波动明显的人群。患者可能伴随睡眠质量下降、晨起面部酸胀感。改善措施包括睡前进行冥想放松训练、调整作息规律,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
2、牙齿咬合异常
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失调可能造成咀嚼肌群功能紊乱,导致夜间磨牙。常见于龋齿未及时修复、牙齿缺失或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单侧咀嚼肌肥大、牙齿楔状缺损。需通过口腔检查明确咬合问题,采用咬合垫等器械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正畸矫正或修复治疗。常用辅助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
建议磨牙症患者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规律作息并适度运动缓解压力。长期磨牙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使用定制咬合垫保护牙齿。若伴随持续头痛或张口受限,需及时就诊口腔科或神经内科排查颞下颌关节疾病。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热敷咀嚼肌、练习腹式呼吸等方式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