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子宫息肉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分娩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下腹坠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子宫息肉疼痛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抑制息肉生长。伴有炎症时可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药物治疗适用于息肉较小且无恶变倾向的情况,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疗效。
2、物理治疗
对于宫颈部位的息肉,可在门诊行息肉摘除术或电灼术。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能精准去除病灶,术中采用静脉麻醉,术后需禁性生活1个月。物理治疗创伤较小,但存在复发可能,术后需配合药物调理。
3、手术治疗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息肉的标准方式,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引起严重出血或疼痛的息肉。手术可完整切除息肉基底,降低复发率。合并子宫内膜病变者需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子宫息肉多因气滞血瘀所致,可配合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宫血宁胶囊等中成药活血化瘀。艾灸关元、子宫等穴位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下腹隐痛症状。中药调理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5、日常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游泳。经期勤换卫生巾,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妇科检查,尤其绝经后妇女发现息肉需及时处理。
子宫息肉患者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长期使用护垫,防止局部潮湿滋生细菌。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急性疼痛期需卧床休息。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平时注意观察月经周期和经量变化,记录异常出血情况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