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禁食禁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心理疏导等方式护理。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患者需绝对卧床以减少胃肠蠕动,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咳嗽,防止腹压增高诱发再次出血。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轻度活动,但三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
2、禁食禁水
急性期需严格禁食24-72小时,避免食物刺激出血灶。可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待出血停止后先尝试少量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过热、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3、生命体征监测
每小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准确记录呕血与黑便的性状、次数和总量,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若出现心率超过120次/分或收缩压低于90mmHg,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
4、遵医嘱用药
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注射用血凝酶、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降低门静脉压力。需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5、心理疏导
患者易因呕血、黑便产生恐惧心理,需用通俗语言解释治疗过程。指导深呼吸放松技巧,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恢复期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嫩豆腐等,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可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但需与维生素C同食促进吸收。三个月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建议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注明血型、主要诊断和紧急联系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