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可能与遗传、睡眠不足、用眼过度、营养不良、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与黑眼圈出现相关的4个不良习惯主要有长期熬夜、过度用眼、吸烟饮酒、防晒不足。
1、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血管中缺氧血红蛋白增多,形成青黑色眼圈。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晨起眼睑浮肿,改善需调整作息至每天23点前入睡,睡前可用温毛巾热敷眼眶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因工作必须熬夜,建议每45分钟闭目休息3分钟,配合含咖啡因的眼霜外涂。
2、过度用眼
持续盯着电子屏幕超过2小时会引发眼周肌肉紧张,微血管渗透压改变导致色素沉积。典型表现为内眼角至鼻梁处出现棕褐色阴影,建议采用20-20-20护眼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景物20秒。可配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反复揉眼加重色素沉着。
3、吸烟饮酒
尼古丁和酒精会破坏皮肤胶原纤维,使皮下血管网显现形成紫红色眼圈。这类黑眼圈常伴随眼周细纹增多,改善需逐步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不超过50毫升。可补充维生素C片剂促进胶原合成,外用含维生素K的眼霜改善血管扩张状态。
4、防晒不足
紫外线会刺激眼周黑色素细胞活跃,形成对称性茶褐色沉淀。建议选择SPF30以上的物理防晒霜涂抹眼周,外出佩戴UV400防护墨镜。已形成的色素型黑眼圈可使用含熊果苷的淡斑精华,配合氢醌乳膏局部点涂,但后者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帮助增强血管弹性;用冷藏后的茶包敷眼能暂时收缩血管减轻青色眼圈;避免趴着睡觉防止眼周受压。若黑眼圈持续加重或伴随瘙痒脱屑,需排查特应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等病理性因素,及时到皮肤科或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