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的异常增生组织,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肝肿瘤不都是恶性的,良性肝肿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为肝癌。
1、良性肝肿瘤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肝肿瘤,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偶有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肝腺瘤多见于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可能与激素水平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包块或出血倾向。这两种肿瘤体积较小时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或CT即可,若肿瘤增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
2、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多与慢性乙肝、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相关,早期可能表现为乏力、消瘦,进展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继发性肝癌多为其他器官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如胃癌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等。恶性肿瘤需通过手术切除、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或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进行综合干预。
3、交界性肿瘤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属于潜在交界性病变,虽属良性但需密切随访。其形成可能与血管畸形或激素刺激有关,影像学检查可见特征性中央瘢痕,多数无须治疗,但需与肝癌鉴别,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4、遗传相关肿瘤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期特有的恶性肝肿瘤,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腹部膨隆、食欲减退,需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可能继发肝脏肿瘤,此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胃肠镜和肝脏影像学筛查。
5、其他罕见类型
肝脏炎性假瘤属于特殊类型的良性病变,可能与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肝脏肉瘤等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生长迅速且预后较差,需尽早手术并配合放化疗。
建议存在慢性肝病、长期饮酒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日常需避免霉变食物摄入,控制酒精摄入量,保持规律作息。若发现肝区持续疼痛、体重骤降或皮肤巩膜黄染,应立即就医完善增强CT或MRI检查。确诊肝肿瘤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良性肿瘤以观察为主,恶性肿瘤需多学科协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