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术后冲洗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冲洗液、调整体位、实施冲洗、清洁鼻腔四个环节。术后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减少感染风险并促进黏膜修复。
准备冲洗液时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专用冲洗液,温度控制在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将配置好的液体装入专用鼻腔冲洗器或注射器备用,冲洗前彻底清洁双手防止污染。调整体位可选择身体前倾45度或侧卧位,头部稍偏向冲洗侧便于液体引流。实施冲洗时将冲洗头轻轻插入一侧鼻孔,缓慢挤压让液体从另一侧鼻孔自然流出,过程中用口呼吸避免呛咳。冲洗后轻柔擤出残留液体,使用干净纸巾擦拭外鼻,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并记录异常情况。术后早期每天冲洗1-2次,随着恢复可逐渐减少频次,但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方案。冲洗力度需保持温和,出现明显出血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并联系医生。冲洗器每次使用后要彻底消毒晾干,避免细菌滋生造成二次感染。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湿度适宜,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鼻腔充血,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定期复诊评估冲洗效果,根据黏膜恢复情况调整冲洗方案。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增多或剧烈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