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胀等症状。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血管病变、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右上腹疼痛
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伴随阵发性绞痛。胆囊炎症刺激腹膜或胆囊内压力升高是疼痛的主要原因。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需避免自行用药。
2、恶心呕吐
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胆囊炎症刺激迷走神经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该症状。患者呕吐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同时需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3、发热
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发热主要由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引起。患者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热时可配合物理降温。
4、黄疸
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黄疸多因胆总管受压或炎症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起。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严重程度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茵栀黄颗粒等利胆药物,严重梗阻需考虑手术治疗。
5、腹胀
急性胆囊炎患者常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胆囊炎症影响胆汁分泌和胃肠蠕动功能是腹胀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嗳气、早饱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等改善消化功能,饮食需清淡易消化。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食用米粥、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胆囊穿孔、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