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或学校集体生活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见病毒型别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1、5岁以下儿童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肠道病毒普遍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该年龄段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但卫生意识薄弱,常有吮指、共用餐具等行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等途径传播。发病时可能出现手、足、口腔黏膜疱疹伴发热,家长需注意隔离消毒,及时就医。
2、集体生活者
托幼机构或小学低年级学生因密切接触增加传播风险。病毒可通过玩具、餐具等物品间接传播,群体活动中飞沫传播概率较高。此类环境易出现聚集性疫情,需加强晨检和物品消毒,发现病例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1周。
3、免疫力低下者
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者更易出现重症。这类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或心肺功能衰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建议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重症,但须注意疫苗不能预防所有型别肠道病毒。
预防手足口病需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定期清洁儿童常接触物品。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托幼机构需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发现病例及时报告疾控部门。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