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是指相邻腰椎椎体相对移位超过正常范围,多发生于第4-5腰椎或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平片、CT扫描、磁共振成像、椎间盘造影、骨密度检测等。
1、X线平片
站立位侧位X线片是诊断腰椎滑脱的基础检查,可测量椎体滑移程度并分度。功能性过伸过屈位片能动态观察椎体稳定性,斜位片有助于判断椎弓峡部是否断裂。该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势,但对软组织分辨率较差。
2、CT扫描
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椎弓峡部裂、小关节退变等骨性结构异常,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呈现滑脱椎体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薄层扫描对判断椎管狭窄程度具有重要价值,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3、磁共振成像
MRI可精准评估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等软组织病变,T2加权像能显示脊髓和神经根的病理改变。该检查无辐射且多平面成像,对判断马尾综合征等并发症具有独特优势,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4、椎间盘造影
在X线引导下向椎间盘内注入造影剂,通过诱发疼痛反应和影像表现判断责任节段。该检查能明确椎间盘源性疼痛与滑脱的关系,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存在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
5、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对于绝经后女性或老年患者需常规检测。严重骨质疏松可能影响内固定手术效果,需提前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该检查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腰椎滑脱患者应避免搬运重物、久坐等加重腰椎负荷的行为,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急性期可佩戴腰围保护,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训练。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