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损伤可能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导致视力模糊、畏光、疼痛等症状。角膜损伤的危害主要有角膜瘢痕、角膜溃疡、继发感染、角膜穿孔、视力永久性损害等。
1、角膜瘢痕
角膜损伤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形成瘢痕组织。瘢痕会改变角膜曲率,导致光线折射异常,出现散光或视力下降。轻度瘢痕可通过角膜塑形镜矫正,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常见诱因包括外伤、化学灼伤或反复角膜炎症。
2、角膜溃疡
深度角膜损伤易发展为溃疡,表现为眼睑痉挛、脓性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溃疡进展迅速,可能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伏立康唑眼用凝胶等药物治疗。延误处理可引发角膜溶解,需紧急进行羊膜覆盖术。
3、继发感染
角膜上皮缺损时细菌病毒易侵入,引发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需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细菌性角膜炎常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患者会出现眼红、异物感,严重时角膜混浊影响视轴区透明度。
4、角膜穿孔
全层角膜损伤可能导致穿孔,表现为前房变浅、房水渗漏。需立即用氰基丙烯酸酯胶封闭或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常见于角膜变薄性疾病或外伤后未规范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修复药物。
5、视力永久损害
中央区角膜瘢痕或穿孔愈合后形成白斑,可能造成不可逆视力丧失。晚期需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预防排斥。高危人群包括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和干眼症患者。
角膜损伤后应避免揉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需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鱼类等促进角膜修复。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评估愈合情况。隐形眼镜使用者应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减少机械性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