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变厚可能由真菌感染、外伤、银屑病、甲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局部护理、药物治疗、营养补充、手术拔甲等方式改善。
1、真菌感染
甲癣是最常见的病因,由皮肤癣菌侵入甲板导致。表现为甲板增厚、发黄、质地脆裂,可能伴随甲下碎屑堆积。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时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外伤刺激
长期挤压或反复微创伤会引发甲母质异常角化,常见于穿窄鞋或运动损伤。指甲呈现不均匀增厚,可能伴随甲板分层。建议更换宽松鞋具,避免重复受伤,严重变形时可进行甲板修整术。
3、银屑病
约50%银屑病患者会出现甲损害,甲板出现点状凹陷、油滴样改变及增厚。需控制原发病,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光疗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4、甲营养不良
缺乏维生素A、B族或蛋白质可能导致甲板生长异常,表现为纵嵴增厚伴色泽暗淡。需检测微量元素水平,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AD软胶囊等,同时增加鸡蛋、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摄入。
5、遗传因素
先天性厚甲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婴幼儿期即出现甲板显著增硬。目前以对症处理为主,定期使用尿素软膏软化甲板,必要时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改善外观。
日常需保持手足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真菌感染者应单独使用毛巾并煮沸消毒,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建议每2-3个月修剪一次增厚指甲,使用40℃温水泡软后再操作。若伴随疼痛、流脓或甲周红肿,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须及时就医。老年人出现多甲增厚时应排查外周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甲沟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