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与肛门皲裂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及病变范围。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的溃疡,多由便秘或机械性损伤引起;肛门皲裂则是肛周皮肤表浅裂口,常因干燥、湿疹或局部刺激导致。
1、病因差异
肛裂多与长期便秘、排便用力过度或肛门括约肌痉挛有关,属于病理性损伤。肛门皲裂通常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非病理性因素引起,婴幼儿因皮肤娇嫩更易出现。
2、病变深度
肛裂累及肛管全层皮肤,可深达内括约肌,创面呈梭形溃疡,基底可见暴露的肌肉纤维。肛门皲裂仅影响表皮或真皮浅层,裂口呈线状,多伴有周围皮肤脱屑或红斑。
3、疼痛特点
肛裂疼痛呈周期性,排便时刀割样剧痛,便后持续数小时。肛门皲裂多为烧灼样刺痛,接触摩擦后加重,排便后疼痛较轻且持续时间短。
4、伴随症状
肛裂常伴便血,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肛门皲裂出血少见,但可能出现渗液或结痂。肛裂患者多有前哨痔,肛门皲裂则常见周围皮肤苔藓样变。
5、治疗侧重
肛裂需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溃疡愈合,严重者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肛门皲裂以保湿修复为主,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合并湿疹时需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日常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避免久坐及辛辣刺激饮食。肛裂反复发作或皲裂持续不愈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除克罗恩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