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15 07:25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属于代谢性白内障,是长期高血糖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形成的混浊。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复视等症状,可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合并老年性白内障两类。

1、发病机制

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激活,使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堆积,导致晶状体纤维水肿变性。同时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会破坏晶状体蛋白结构,这两种机制共同促使晶状体透明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内视力急剧下降的特征性改变。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无痛性渐进性视力减退,尤其在强光下视物模糊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单眼复视、色觉异常或近视度数短期内快速增加。通过裂隙灯检查可见晶状体后囊下雪花样混浊或全层乳白色混浊,与老年性白内障的核性混浊有所不同。

3、诊断要点

需结合糖尿病病史和眼科专项检查确诊。除视力检测外,需进行眼底镜检查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角膜内皮计数评估手术风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晶状体混浊程度,前段OCT可量化混浊范围。

4、治疗原则

早期可通过控制血糖延缓进展,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术后可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

5、预防措施

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是根本预防手段,建议将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以下。补充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氧化损伤。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晶状体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眼科随访档案,当出现视物模糊症状时须及时就诊。日常注意避免强光刺激,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摄入,限制高糖食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微循环。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警惕后发性白内障和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