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和哭闹不安。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婴儿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所致。
1、腹泻
腹泻是婴儿乳糖不耐受最常见的表现,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酸臭味,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由于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发生。家长需注意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出现红臀。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腹胀
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触之较硬,婴儿常因不适而扭动身体或蹬腿。未消化的乳糖在结肠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肠道胀气。家长可将手掌搓热后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帮助排气。哺乳时注意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减少空气吸入。若腹胀严重伴随呕吐,需警惕肠梗阻可能,应立即就医。
3、哭闹不安
婴儿在喂奶后出现频繁哭闹、烦躁不安,尤其在夜间加重,可能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肠绞痛有关。肠道气体和酸性代谢产物刺激肠壁神经,引发痉挛性疼痛。家长可尝试竖抱拍嗝,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不适。哺乳母亲应减少高乳糖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者可咨询医生后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
对于疑似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家长应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喂养情况和排便次数,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母乳喂养不必轻易中断,可在医生指导下添加乳糖酶制剂。注意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保持喂养器具清洁,避免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至儿科或消化专科就诊,排除牛奶蛋白过敏、肠道感染等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