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肠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7/15 09:32

儿童过敏性肠炎患者饮食需避免过敏原、选择低敏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注意烹饪方式、分次少量进食。过敏性肠炎通常由食物过敏原刺激肠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1、避免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是关键,常见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小麦、坚果等。家长需通过食物日记或过敏原检测识别过敏原,严格避免摄入。若对牛奶蛋白过敏,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急性期需完全回避过敏原3-6个月,之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尝试耐受性训练。

2、选择低敏食物

优先选用低致敏性食物如大米、瘦肉、西蓝花、苹果等。蔬菜水果需去皮煮熟以减少纤维刺激,肉类选择鸡胸肉、里脊肉等低脂部位。可适量添加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香蕉、燕麦,帮助修复肠道菌群。避免食用含人工色素、防腐剂的加工食品。

3、保证营养均衡

在回避过敏原基础上需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选择藜麦、小米等替代谷物补充碳水化合物,通过鳕鱼、兔肉等优质蛋白来源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补充剂。

4、注意烹饪方式

采用蒸、煮、炖等温和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温加工。食材需充分切碎或制成泥状,减少机械性刺激。新引入食物应单一品种少量添加,观察3-5天无不良反应后再增量。烹饪器具需专用并彻底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5、分次少量进食

每日安排5-6次小餐制,单次进食量不超过150毫升。两餐间可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急性发作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步过渡到软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以减轻肠道夜间负担。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曲线,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除饮食管理外,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辅助治疗。日常避免接触宠物毛发、尘螨等非食物类过敏原,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活动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体重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