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旁边的肉掉了一半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牙龈组织缺损可能由外伤、牙龈炎、牙周炎、营养不良、口腔溃疡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及周围牙齿,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避免用力刷牙或使用牙签戳刺缺损部位,饭后用温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牙龈缺损后暴露的牙根表面容易堆积菌斑,需特别注意清洁。
2、使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杀菌,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若伴随明显疼痛可短期使用丁硼乳膏缓解症状。禁止自行使用强效抗菌药物,避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3、调整饮食
暂时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酸或辛辣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类、蒸蛋等。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猕猴桃、西蓝花,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避免用患侧咀嚼,减少对缺损部位的机械刺激。
4、避免刺激
禁止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组织修复。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压升高导致创面出血。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减轻局部充血。不要用手或异物触碰缺损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5、及时就医
若缺损持续扩大或伴随化脓、剧烈疼痛、牙齿松动,需立即就诊口腔外科。医生可能采用牙龈移植术或引导组织再生术修复缺损,严重牙周炎患者需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外伤导致的牙龈撕裂可能需要清创缝合。
牙龈组织缺损期间应保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但避开创面。定期用生理盐水含漱维持口腔酸碱平衡,避免摄入过黏食物残留在创口。观察缺损边缘是否发红肿胀,出现异常渗液或异味需立即复诊。修复期间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牙,控制菌斑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