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如何选配助听器

发布于 2025/07/15 10:05

老年性耳聋患者选配助听器需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耳道条件及生活需求综合评估,通常可选择耳背式、耳内式或骨导式助听器。

1、耳背式助听器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轻至重度听力损失,通过耳钩与耳模固定于耳廓后方。其功率调节范围广,适合耳道狭窄或中耳炎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定期清洁耳模,避免耵聍堵塞出声孔。此类助听器对高频听力补偿效果较好,但可能因体积较大影响美观。

2、耳内式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根据耳道形状定制,分为全耳甲腔式和耳道式两种。适合轻中度听力损失且耳道无畸形的患者,隐蔽性较好但功率有限。定制前需进行耳印模取样,佩戴时需防止受潮或耳垢损坏受话器。对低频听力改善明显,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闷胀感。

3、骨导式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通过颅骨振动传导声音,适用于外耳道闭锁或慢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植入式与非植入式两类,需通过骨导阈值测试评估适配性。佩戴时需保持皮肤接触面清洁,避免压力性皮肤损伤。对传导性耳聋效果显著,但可能引起局部压痛或振动不适。

4、数字编程助听器

数字编程助听器可通过电脑调节多频段参数,适应复杂听力曲线。具有降噪、反馈抑制功能,适合嘈杂环境使用。验配时需进行真耳分析测试,后期需定期调试程序。对突发性耳聋或波动性听力损失有较好补偿,但价格较高且维护复杂。

5、无线辅听设备

无线辅听设备可与助听器联动,通过蓝牙传输电视、电话等音频信号。适合社交活动频繁的老年患者,能改善信噪比但需配合电子设备使用。选择时需注意兼容性,日常要定期检查电池续航。对言语识别率下降者有辅助作用,但操作界面可能较复杂。

老年性耳聋患者选配助听器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听力并调试参数。初次使用需从安静环境开始逐步适应,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注意防潮防摔,避免接触发胶等化学物品。配合唇读训练可提升言语理解能力,家属应协助观察佩戴舒适度及听力改善情况。若出现耳道红肿或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回访验配师调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