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少量残留难以排出通常与积液黏稠度增高、胸膜粘连或引流不彻底有关。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调整体位、药物辅助或物理治疗促进吸收,少数情况需考虑二次引流或手术干预。
胸腔积液残留量较少时,可能因积液蛋白含量高导致黏稠度增加,单纯依靠体位引流效果有限。此时可尝试患侧卧位配合深呼吸运动,利用重力与呼吸负压促进液体移动。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局部胸膜轻度粘连,形成分隔性积液,超声引导下调整引流管位置可能改善排出效果。临床常用注射用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降低积液黏稠度,或口服盐酸氨溴索片稀释黏液成分。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规范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可减少渗出。
当残留积液持续超过两周且伴有胸膜增厚时,可能存在胸膜纤维板形成等器质性改变。胸部CT检查可明确存在多房性包裹性积液,需在胸腔镜下进行纤维板剥脱术。部分恶性肿瘤导致的顽固性积液,可胸腔灌注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控制胸膜转移灶渗出。对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积液残留,需联合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改善循环状态。
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维持体液代谢,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帮助血浆胶体渗透压恢复。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用力增加胸腔压力,睡眠时垫高患侧30度促进液体流向引流区。若出现发热、气促加重或引流液浑浊需立即复查胸片,警惕脓胸或胸膜腔感染。建议每月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长期不吸收者需排查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