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痛、耳鸣及眩晕等。航空性中耳炎通常由气压急剧变化导致咽鼓管功能失调引起,多见于飞机起降时。
1、耳闷胀感
耳闷胀感是航空性中耳炎的典型早期表现,患者可能感觉耳部堵塞或压迫感,类似进水后的不适。这与咽鼓管无法平衡中耳内外气压有关,可能伴随轻微听力模糊。可通过咀嚼、打哈欠或吞咽动作缓解,若持续不缓解需警惕鼓膜损伤。
2、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多为一过性,表现为声音遥远或低沉,严重时可能出现传导性耳聋。气压变化导致鼓膜内陷或中耳负压,影响声波传导。通常随气压平衡逐渐恢复,若超过24小时未改善需排除其他耳部疾病。
3、耳痛
耳痛常为锐痛或钝痛,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哭闹。气压差牵拉鼓膜及中耳黏膜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严重时可放射至头部。建议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缓解,但避免频繁使用。
4、耳鸣
耳鸣多为高频嗡嗡声或低频轰鸣,与中耳腔负压刺激耳蜗功能相关。多数在气压平衡后消失,若持续存在需排查噪声性听力损伤或梅尼埃病。避免用力擤鼻或佩戴降噪耳机可减轻症状。
5、眩晕
眩晕较少见,可能与内耳淋巴液压力失衡有关,表现为短暂天旋地转感,伴恶心呕吐。需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发作时应静坐闭眼避免跌倒,必要时使用异丙嗪片对症处理。
预防航空性中耳炎可在飞行前使用鼻喷减充血剂,起降时频繁做吞咽动作或佩戴压力调节耳塞。婴幼儿可喂食或使用奶瓶促进咽鼓管开放。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出现耳漏或发热,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避免感冒期乘机,潜水后24小时内不宜飞行,减少耳部气压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