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及时治疗有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7/15 14:0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活动能力丧失等严重后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溃疡等症状。

1、肢体缺血坏死

长期缺血会导致下肢组织营养缺乏,出现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足趾或足跟部干性坏疽,伴随剧烈疼痛和感染风险。需通过血管造影评估缺血程度,必要时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或血管腔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沙格雷酯片、西洛他唑片等改善血液循环。

2、心脑血管事件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下肢病变往往合并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狭窄。未控制者可诱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急症,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相关。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3、活动能力丧失

进行性加重的跛行距离缩短会限制日常行走,晚期患者可能因持续静息痛无法站立。部分患者需依赖轮椅,同时伴随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结合前列腺素E1注射液等血管扩张剂可延缓功能退化。

4、感染性并发症

缺血性溃疡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脓性分泌物、恶臭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病原体,严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需清创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合并糖尿病者感染更难控制。

5、截肢风险

终末期患者可能出现不可逆组织坏死,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截肢。吸烟、糖尿病未控制者风险更高,膝下截肢后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早期干预可保留肢体功能,血管重建术后配合贝前列素钠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避免外伤和烫伤。选择宽松鞋袜,保持适度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出现下肢疼痛加剧或伤口不愈时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增加深海鱼类和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