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临床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等方式确诊。慢性支气管炎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1、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痰液性状、是否伴有喘息等。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为每年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并连续出现2年或更长时间。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等指标,评估气道阻塞程度。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比值降低。该检查无创、可重复进行,有助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胸片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高分辨率CT可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壁增厚、肺气肿等改变,有助于与其他慢性气道疾病鉴别。
4、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包括痰涂片和痰培养,可明确痰液中炎症细胞类型和病原微生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多为黏液性或脓性,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细菌培养可指导抗生素选择,对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尤为重要。
5、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血象可能正常,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长期缺氧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升高。
确诊慢性支气管炎后,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