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穿孔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等。小肠穿孔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
1、保持伤口清洁
术后伤口需每日消毒换药,避免沾水或污染。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合理饮食
术后需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初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2-3天后尝试稀粥、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1周后可逐步添加易消化的蛋白质如蒸蛋、鱼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3、适度活动
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48小时后尝试床边坐起。1周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进行短距离散步促进肠蠕动。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3个月内禁止腹部用力动作如仰卧起坐。
4、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评估炎症指标和吻合口愈合情况。1个月后进行腹部CT检查,确认腹腔内无积液或粘连。3-6个月随访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腹胀、呕吐或排便异常需立即复诊。
5、遵医嘱用药
需按时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预防感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减少胃酸分泌。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须避免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严禁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
小肠穿孔术后3个月内需特别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嫩豆腐等,每日分5-6餐进食。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但需避免含铁制剂以防便秘。保持每日30分钟温和散步有助于预防肠粘连,睡眠时建议采用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术后6个月内避免举重物或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状况,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