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阴虚燥咳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夜间咳甚等症状。阴虚燥咳多因肺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常见于慢性咳嗽或呼吸道感染后期。
1、干咳少痰
患儿咳嗽时痰量极少或痰黏难咯,咳嗽声音清脆无痰鸣。肺阴亏虚导致津液不足,气道失润形成燥咳,可能伴有咽喉干痒感。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可遵医嘱使用养阴清肺口服液、川贝枇杷露或百合固金片等中成药,避免食用辛辣燥热食物。
2、咽干口燥
患儿常频繁饮水但解渴感不明显,口唇干燥甚至脱屑,舌质红少津。阴虚内热耗伤津液所致,可能伴随声音嘶哑。家长可准备雪梨、银耳等滋阴食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玄麦甘桔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或麦味地黄丸,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
3、夜间咳甚
咳嗽在傍晚至凌晨加重,影响睡眠,可能伴有盗汗或手足心热。夜间阳气入里加重虚火灼肺,与阴虚火旺的昼夜节律相关。建议家长睡前用温水泡脚,遵医嘱选用知柏地黄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或沙参麦冬汤制剂,保持卧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
阴虚燥咳患儿需长期调养,家长应保证每日足量温水摄入,饮食选择莲藕、荸荠、山药等滋阴润肺食材,避免油炸及膨化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若咳嗽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痰中带血等情况,须及时就诊儿科或中医科,进行肺功能或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