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超时下腹部疼痛可能与探头按压过重、胃肠胀气、盆腔炎症、卵巢囊肿或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检查力度、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处理。
1、探头按压过重
超声检查时用力过度可能压迫腹壁肌肉或内脏,导致短暂性疼痛。检查后疼痛通常自行缓解,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1天或伴有皮肤淤青,需排除腹壁损伤。
2、胃肠胀气
肠道积气会增加探头接触时的敏感度,表现为钝痛或胀痛。检查前空腹6-8小时,避免产气食物。疼痛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或遵医嘱使用二甲硅油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3、盆腔炎症
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探头压迫时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常伴有白带异常。需完善妇科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或康妇消炎栓局部治疗。
4、卵巢囊肿
体积较大的囊肿受外力挤压可能引发撕裂样疼痛,尤其体位变动时加重。超声可明确囊肿性质,黄体囊肿通常2-3个月经周期自行吸收,病理性囊肿需腹腔镜手术切除。
5、泌尿系统结石
输尿管下段结石在探头加压时可诱发绞痛,多向会阴部放射。建议完善尿常规及CT检查,小于6毫米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促进排出,顽固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检查后出现持续疼痛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女性月经期疼痛需观察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绝经后出血伴疼痛需警惕妇科肿瘤。建议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复查超声明确是否有脏器损伤。急性剧烈疼痛或发热需急诊排除阑尾炎、宫外孕等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