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可通过补充造血原料、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重度贫血可能与缺铁、维生素B12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1、补充造血原料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或维生素B12注射液,同时增加绿叶蔬菜、蛋类等食物摄入。营养性贫血患者每日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
2、药物治疗
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肾性贫血患者需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应用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去铁胺注射液进行祛铁治疗。
3、输血治疗
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缺氧症状时需紧急输注悬浮红细胞。输血前需完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需长期输血的患者,需配合祛铁治疗预防继发性血色病。
4、病因治疗
消化道出血导致贫血需通过胃镜或肠镜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月经过多患者需排查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肿瘤相关贫血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手术或放化疗。
重度贫血患者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饮食应注重多样化,适当增加红肉、动物血制品等含铁丰富食物。注意观察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加重贫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出现头晕加重、意识模糊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