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滤泡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淋巴滤泡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燥、灼热及滤泡增生。常见病因包括长期烟酒刺激、胃食管反流、粉尘环境、反复急性咽炎及过敏因素等。
1、病因与诱因
慢性滤泡性咽炎多由长期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吸烟、饮酒、辛辣饮食可直接损伤咽部黏膜;胃酸反流可导致咽喉部黏膜化学性损伤;长期处于粉尘、干燥或污染环境中会持续刺激咽部淋巴滤泡。反复发作的急性咽炎未彻底治愈也可能转为慢性。部分患者与过敏体质相关,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诱发咽部淋巴组织增生。
2、典型症状
患者常主诉咽部异物感或黏着感,似有痰液黏附但难以咳出。咽干、咽痒、灼热感在晨起时尤为明显,可能伴随刺激性干咳。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隆起,咽黏膜充血或肥厚。部分患者因滤泡增生明显出现吞咽不适感,但一般无剧烈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电子喉镜检查确诊,可清晰观察咽部滤泡增生程度及黏膜状态。需排除鼻咽癌、反流性咽喉炎等疾病,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血常规检查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喉部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4、治疗措施
治疗需消除诱因,戒烟酒、改善空气质量是关键。局部可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清洁咽部,咽后壁滤泡增生明显者可选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胃食管反流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过敏体质者建议口服氯雷他定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蓝芩口服液或金嗓利咽丸缓解症状。
5、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湿润咽喉。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热、过冷及腌制食品。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可减轻咽干,练习腹式呼吸减少清嗓动作。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定期做喉部保健操,避免过度用嗓。
慢性滤泡性咽炎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每日晨起用淡盐水漱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刺激。定期复查喉镜观察滤泡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新症状需及时就诊。注意调节工作压力,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咽部黏膜抵抗力,合并胃食管反流者睡前3小时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