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并发症有哪些 警惕肠梗阻的四个并发症
发布于 2025/07/15 16:47
发布于 2025/07/15 16:47
肠梗阻并发症主要有肠穿孔、肠坏死、腹腔感染、中毒性休克。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肠穿孔是肠梗阻进展期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肠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肠壁缺血破裂。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腹膜刺激征等表现。需紧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能采用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瘘术。术后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配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控制疼痛。
肠坏死多发生于绞窄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致血运障碍。典型表现为持续性绞痛、血便、发热及感染性休克。确诊后应立即行坏死肠段切除术,术中需评估肠管活力。术后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补液,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坏死范围广泛者可能需多次手术清创。
腹腔感染常继发于肠内容物外渗,形成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临床可见发热、腹胀加重、肠鸣音减弱等表现。治疗需腹腔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美罗培南覆盖革兰阴性菌,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厌氧菌。重症患者需持续腹腔灌洗,必要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感染控制前应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中毒性休克由肠道细菌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意识障碍。需立即液体复苏,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同时静脉输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抗感染。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必要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炎症介质。休克纠正后仍需警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肠梗阻患者术后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每日记录排便情况及腹部体征变化,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肠管恢复情况。康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反复腹胀或呕吐需及时复诊排除再发梗阻。长期卧床者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上一篇 : 白癜风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下一篇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