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石的形成主要与结膜慢性炎症和泪液成分异常有关。眼结石是结膜上皮细胞和黏液分泌物堆积形成的黄白色小颗粒,并非真正的结石,医学上称为结膜结石。
1、结膜慢性炎症
长期存在的结膜炎、沙眼等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和变性,这些异常增生的细胞与黏液混合后沉积在结膜下,逐渐钙化形成眼结石。患者常伴有眼睛发红、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抗炎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在表面麻醉下用针头剔除结石。
2、泪液成分异常
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时,泪液中脂质、蛋白质等物质容易沉积在结膜凹陷处,经长时间积累钙化形成结石。这类患者多伴有眼睛干涩、灼热感、视疲劳等表现。建议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改善眼表环境,同时可配合热敷促进睑板腺分泌正常泪液。
预防眼结石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长期用眼人群应定时休息并保持环境湿度。出现持续眼红、异物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由眼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取出结石。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但已形成的结石需要通过专业医疗手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