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出血可能与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创伤等因素有关。该症状主要表现为性交后、妇科检查后或阴道冲洗后出现的少量阴道出血,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宫颈炎
宫颈炎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导致宫颈组织充血脆弱,接触后易出血。患者常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下腹坠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避免性生活刺激。
2、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质地柔软血管丰富,机械摩擦后易破裂出血。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月经异常。确诊后可通过息肉摘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3、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使宫颈组织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可能是早期唯一症状,后期可能合并异常排液。需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分级,低级别病变可观察,高级别病变需行宫颈锥切术。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至宫颈的子宫内膜组织随激素周期变化出血,接触时可能诱发创面渗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紫蓝色结节。可选用地诺孕素片、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抑制病灶,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5、生殖道创伤
粗暴性行为、阴道手术操作或异物残留可能导致阴道或宫颈黏膜损伤出血。新鲜创面可见活动性出血,陈旧性损伤可能形成血痂。轻微损伤可通过保持清洁自愈,严重裂伤需缝合止血,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治疗。
建议出现接触性出血后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HPV检测及宫颈细胞学筛查。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性生活时注意动作轻柔,必要时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接种HPV疫苗可预防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