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内镜手术的方式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5 17:59

肠息肉内镜手术的方式主要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和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带蒂息肉或广基息肉。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内镜向息肉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再用圈套器切除病变组织。该方法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便血,通常1-2天可缓解。术后需禁食6-8小时,之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主要用于处理直径超过20毫米的平坦型或凹陷型息肉。医生会先标记病变范围,注射液体抬举黏膜后,用特殊电刀逐步剥离病变组织。该技术能完整切除较大病灶,但操作时间较长,术后需住院观察1-3天。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或穿孔,需密切监测血压和腹部体征。

3、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切除息肉并同时止血,适用于各种带蒂息肉。手术时用圈套器套住息肉蒂部,通电后快速切除。该方法止血效果好,但可能产生焦痂导致术后1周左右出现黑便。术后3天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焦痂脱落引发出血。

4、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采用氩气等离子体束对扁平小息肉进行非接触式灼烧,特别适合多发性小息肉的治疗。该技术通过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创面会形成保护性假膜。术后可能出现轻度腹胀,通常24小时内缓解。治疗前需清洁肠道,治疗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

5、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

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不使用高频电流,直接通过机械力切断息肉蒂部,适用于5-10毫米的小息肉。该方法避免电热损伤,降低穿孔风险,但术中可能出现少量渗血。术后无须特殊饮食限制,但需观察排便情况1-2天。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该方法是较安全的选择。

肠息肉内镜手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1-2周,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纤维食物,减少肠道刺激。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增高导致创面出血。建议每日记录排便性状,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肠镜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一般术后6-12个月需进行首次复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同时需控制红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