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肺多发含气囊腔通常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肺部多发性气体异常积聚区域,可能由肺大疱、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引起。
肺大疱是肺泡结构破坏后融合形成的薄壁气囊,常见于长期吸烟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CT可见边缘清晰的低密度影。这类病变可能伴随咳嗽、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支气管扩张则因气道反复感染导致永久性扩张,囊腔多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典型症状为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急性发作期需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肺气肿的囊腔由肺泡壁破坏融合形成,常见肺野透亮度增高和膈肌低平,稳定期可通过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控制症状。
部分特殊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也可形成弥漫性囊腔,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通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进行病原治疗。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是婴幼儿期罕见的发育异常,CT表现为蜂窝状多房囊腔,确诊后需手术切除。囊腔若合并实性成分或快速增长,需警惕肿瘤性病变可能。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胸痛时及时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日常需严格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既往有慢性肺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体。若囊腔突然增大或伴有咯血,须立即就医排除气胸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