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耳朵里耳屎结块通常无须强行清除,可通过日常护理软化后自然排出。若伴随疼痛、听力下降或外耳道红肿,需就医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处理。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脂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婴幼儿耳道狭窄,耵聍多呈黄色黏稠状,干燥后可能形成块状物。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宝宝耳廓周围,或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每日2-3次连续3天,软化后的耵聍会随头部活动自然脱落。切勿使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掏挖,以免将耵聍推入更深部位或损伤鼓膜。哺乳时适当抬高宝宝头部,避免奶液流入耳道加重耵聍黏附。
当耵聍栓塞引发明显不适时,需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医生可能使用耵聍钩、吸引器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若合并外耳道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日常应避免频繁清洁耳道,洗澡后用棉球轻轻吸干耳廓水分即可。观察宝宝是否频繁抓耳、哭闹,这些可能是中耳炎或耵聍栓塞加重的信号,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