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主要有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抬高床头、每日评估撤机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1、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或流动水洗手,操作呼吸机管路前必须执行手卫生。手部污染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规范洗手可降低50%以上的交叉感染概率。重症监护室应配备足量洗手设施,定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
2、严格无菌操作
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需戴无菌手套,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1次,冷凝水及时倾倒。研究表明采用密闭式吸痰系统可使肺炎发生率降低30%。呼吸机湿化器使用无菌蒸馏水,避免开放式注水操作。
3、抬高床头
患者床头持续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该措施能使肺炎风险下降25%。需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度,翻身时维持体位,肥胖患者可加用体位固定装置。
4、每日评估撤机
每日进行自主呼吸试验筛查,符合条件者尽早脱机。机械通气每延长1天,肺炎风险增加1%-3%。采用ABCDE集束化策略,包括唤醒试验、呼吸肌训练、早期活动等综合干预。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精准治疗。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接触隔离,优先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窄谱药物。建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可减少耐药菌肺炎发生率。
所有医务人员需定期接受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培训,重点科室每月开展依从性督查。患者口腔护理每日4次,选用氯己定漱口液。营养支持选择幽门后喂养,维持血糖在6-10mmol/L。环境消毒重点处理床单元、设备表面,空气净化采用层流或紫外线循环风装置。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可系统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