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与脑动脉瘤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脑血管畸形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脑动脉瘤则是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异常膨出。
1.发病机制
脑血管畸形多为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常见类型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结构紊乱且存在异常血流通道。脑动脉瘤多因动脉壁中层缺陷或高血压等因素,导致血管壁局部膨出形成囊状或梭形病变,常见于Willis环周围。
2.病理特征
脑血管畸形的病变血管团内缺乏正常毛细血管床,动静脉直接连通,血管壁肌层发育不良。脑动脉瘤表现为血管壁三层结构破坏,内膜和中膜缺失,仅剩外膜和纤维组织支撑,破裂风险与瘤体大小、形态密切相关。
3.临床表现
脑血管畸形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脑出血,症状与畸形部位相关。脑动脉瘤未破裂时多无症状,破裂后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典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体征。
4.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畸形在CT或MRI上可见异常血管团,DSA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脑动脉瘤通过CTA或MRA可观察到血管壁局限性膨出,DSA是诊断金标准,能准确显示瘤体形态、大小及与载瘤动脉关系。
5.治疗方式
脑血管畸形根据类型可选择显微外科切除、介入栓塞或立体定向放疗,需综合治疗。脑动脉瘤以介入栓塞或手术夹闭为主,未破裂动脉瘤需评估破裂风险后决定干预时机,破裂动脉瘤需紧急处理。
脑血管畸形与脑动脉瘤患者均需避免剧烈运动及血压波动,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饮食应低盐低脂,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出现突发头痛、呕吐或神经功能缺损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神经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