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何时进行
发布于 2025/07/15 20:36
发布于 2025/07/15 20:36
急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通常在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内开始,需在医生评估后逐步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再住院率,但需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当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时,可启动早期康复。初始阶段以床上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四肢关节活动,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随着心功能改善,可在监护下进行床边坐起、站立等低强度训练,心率增幅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20次。此阶段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及主观疲劳程度,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低于90%应立即停止。
进入恢复期后,患者可进行有氧训练与抗阻训练结合的阶梯式康复。6分钟步行试验是常用评估手段,根据结果制定步行、踏车等训练计划,强度维持在Borg评分11-13分。同时需配合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日3组,每组10次。营养师应参与制定低钠、优质蛋白饮食方案,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2000毫升。心理干预同步开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出院后需持续3-6个月门诊康复,内容包括每周3次心电监护下的有氧运动,以及居家自测体重、血压的远程管理。避免康复中断导致功能倒退,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与NT-proBNP指标。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需调整运动强度,重度肺动脉高压或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患者暂缓高强度训练。建议家属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配备家用制氧机以备急用。
上一篇 : 宝宝手心出汗是什么原因引起
下一篇 : 小孩上午正常下午发烧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