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不是痱子,两者在病因、症状及好发人群上存在明显差异。夏季皮炎是高温潮湿环境诱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痱子则是汗腺导管阻塞引起的汗液潴留性疾病。
1、病因差异
夏季皮炎主要由持续高温、高湿度环境刺激皮肤导致,多见于成年人,与汗液刺激、微生物滋生等因素相关。痱子因汗腺导管被角质层阻塞引发,婴幼儿及体胖者多发,按阻塞深度可分为晶痱、红痱、脓痱三种类型。
2、症状表现
夏季皮炎好发于四肢伸侧,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或色素沉着。痱子常见于颈部、腋窝等皱褶部位,呈现密集针尖大小水疱或丘疹,红痱伴有灼热感,脓痱可能继发感染。
3、发病机制
夏季皮炎属于变态反应性炎症,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引发免疫应答。痱子是物理性阻塞疾病,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导管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形成水疱。
4、病程特点
夏季皮炎症状随环境温度升高加重,秋凉后自行缓解但易次年复发。痱子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后数日内消退,但持续高温环境下可能反复发作。
5、处理原则
夏季皮炎需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抗炎止痒,严重者口服氯雷他定片。痱子以清凉散热为主,可使用痱子粉或氧化锌软膏,脓痱合并感染时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预防夏季皮炎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痱子预防需保持环境通风,婴幼儿勤换尿布,沐浴后完全擦干皮肤皱褶处。若皮疹持续不愈或出现化脓,建议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