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和哮喘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支气管炎通常由感染或刺激物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哮喘则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为特征。两者可能并存,但发病机制和长期管理策略存在差异。
1、病因差异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如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也可能诱发。哮喘主要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部分患者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但感染并非哮喘的根本病因。
2、症状特点
急性支气管炎以突发性咳嗽伴黄痰为主,可能伴随低热;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痰,冬季加重。哮喘典型症状为夜间或清晨加重的喘息,发作时伴有胸闷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后消失,但易反复发作。
3、检查结果
支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可能显示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值升高,过敏原测试可发现特异性IgE抗体阳性。
4、治疗原则
支气管炎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慢性期需戒烟并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哮喘需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严重发作时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5、疾病转归
急性支气管炎多数2-3周痊愈,慢性支气管炎可能进展为肺气肿或肺心病。哮喘无法根治但可控制,规范化治疗可使80%患者达到临床缓解;若控制不佳可能引发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终身管理。
日常需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哮喘患者应定期监测峰流速值并记录症状日记。两者均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及适度运动,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药物效果减退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