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镇痛、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脚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重复应力、病理性骨折、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是首要措施,可防止断端移位加重损伤。踝关节骨折需采用U型石膏固定,跖骨骨折适用短腿石膏。固定期间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儿童发生青枝骨折时需采用弹性绷带保护。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能减轻肿胀和疼痛。冰袋需用毛巾避免冻伤,禁止热敷以免加重出血。配合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可促进静脉回流。若疼痛持续加重可能提示血管神经损伤。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急性疼痛,伤后3天内可静脉注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开放性骨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控制炎症。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关节僵硬,2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6周后加入抗阻练习恢复肌力,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负重压力。康复期间需持续穿戴护踝3个月,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
5、手术治疗
移位明显的跟骨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钛合金钢板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植骨填充缺损,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愈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时需行Ilizarov骨延长术,术后康复周期需6-12个月。
脚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戒烟戒酒避免影响骨愈合,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监测愈合进度,出现患肢麻木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康复阶段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